新媒体时代,你的算法何时成为软件著作权人?
在互联网时代,软件行业正在呈现爆炸式增长,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推出各种各样的软件,这也导致软件著作权的争夺日益激烈。但是,在这个数字化的新时代,像算法这样的虚拟实体却让著作权法律体系面临了很大的挑战。
一般来说,软件著作权归属于公司或个人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算法在软件程序中的重要性与地位越来越高,它的著作权却变得模糊不清。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,一些算法已经可以自主生成代码,这种情况下,是否应该将算法视为软件著作权人?
在国内,2001年的著作权法中,规定“‘计算机程序’为以任何形式表现的一组指令序列,是为完成特定任务而编制的,包括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等”。这个规定对于软件程序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。但是,如今算法被视为自主产生程序的关键部分,又是否应该单独从著作权的视角予以保护呢?
实际上,目前国内在算法著作权方面的规范还很不完善。发明专利可以保护算法,但是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批准过程较为繁琐;软件著作权则只能保护软件程序而不能保护算法。为了保证算法的知识产权,有专家提出了专门对算法进行保护的新型知识产权。
我们不难找到一些可以把算法视为软件著作权人的理由。本来如此,算法也应该独立享有著作权。在这里,我们应该引用一个耳熟能详的案例—— AlphaGo。2016年,这款由Google DeepMind推出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,以4:1良好的战绩,击败了时任围棋世界冠军的李世石。在围棋背后,无疑有着从一幅纯粹的棋盘和棋子,运用复杂的算法,训练出一款成功的人工智能程序的复杂过程,而这其中,算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算法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程序部件,而且还能作为独立的创作来欣赏,并享有著作权保护。
但是,很多人认为应当尊重“工作量”的原则。这个原则指的是,只有在人的脑力或体力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作品才可以视为作品。由于算法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运行而成,所以一些专家认为,算法并不应该被视为创作者。这种观点认为,软件的过程和结果是由人们完成的,算法只是一种工具,不应该被高估。
在此,答案并不唯一,只能说不同的情况下,不同的学者和法律工作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。但是总体来讲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,算法在程序中所占比例较大,被视为软件著作权的重要组成部分,且人们正在尝试针对算法进行更好的保护,在这样的背景下,可以合理地认为,算法也可以被视为软件著作权人之一。
上一篇:个人如何加急软件著作权(个人如何加急软件著作权?)下一篇:软件版著作权(智能制造让工业升级步入“快车道”)
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
一、《申请表》《说明书》《源代码》3个文档
二、300元/案子,3天内交付
三、电话/微信:131-3426-9169